一、人出去手机卡没带行程卡有影响吗?
当然有影响的。你人出去,手机卡没有带,就不会有你出去这段时间的行程码轨迹的,因为行程码轨迹是你的手机运营商公司后台通过大数据筛查定位你的手机信号源的,而你的手机信号源始终在家没动,而你又出去了,当然没有你的行程码轨迹的记录了,疫情当下,你还是带上手机出门,不要躲避筛查定位。
一个人出去没有带手机,尤其是要到外地出差旅行,都会查询通信行程卡,没有通信行程卡,会终止行程,导致无法到你要去的目的地。
如果是特殊情况又急着赶时间,这样就会影响心情,心情不好,可能让你干出你自己都无法想象的事情来。所以说在出行前自己一定要把这些搞清楚。
二、疫情出行需要带什么
1、戴口罩
疫情时期,我们出行的话,口罩是必须佩戴的啦,否则是出行不了的。
2、带身份证
疫情时期要出行,身份证也是必带的物品,如果你不带的话,进入地铁,出入防疫站是通过不了的。
3、带小区通行证
在疫情期间,我们出行的话,小区通行证自然也是必备的,否则也是通过不了的。
4、带电子通行证(带手机)
疫情时期出行,手机也是必带的,因为手机上有着你的电子通行证,上方有你的出行轨迹。
5、带公司出入证
如果你是要去公司的话,公司出入证也是必带的,否则也不让进的。
6、自备一小瓶消毒液
出行外面,手难免要接触外界,每次接触,最好就用消毒液消毒一下,所以自备一小瓶消毒液也是可以的。
三、疫情期间出行要注意些什么呢?
坚持非必要不远行
,支持配合防疫措施
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疫情权威信息、国内疫情动态和各地疫情风险等级变化,不信谣、不传谣,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支持配合防控措施。
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疫情地区。
确需外出的,出行前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及防控信息,备足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
乘坐公交车、地铁、出租车时:
加强个人防护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配合扫码测温、查验核酸证明等措施,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乘坐公交车、地铁时,注意分散就座,尽量减少用手触摸座椅、扶手、车门、扶杆等公共设施,如有触摸,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及时进行手卫生消毒。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可打开车窗,保持空气流通。
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时,乘客尽量在后排落座,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减少车内攀谈。司机也要在车内备好口罩、免洗洗手液、垃圾袋等常用防护清洁用品。
上下班途中:
尽量错峰出行
平时上下班,尽量错峰出行,首选步行、骑行或自驾出行。如果天气允许,建议自驾过程中打开车窗通风,或是打开车内空调的“通风”或“空气循环”功能。
车内应配备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个人防护及消毒用品。
使用共享单车前,可用酒精湿巾对车座、车把手等接触部位进行擦拭消毒。
乘坐飞机、高铁时:
全程佩戴口罩
出发前,应关注和遵守出发地、中转地、目的地防疫要求,并尽量采用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购票。
全程佩戴好口罩,配合验码测温等防疫措施。排队进站时、检票时保持一米社交距离,有序排队。
建议不在飞机、高铁上饮食,如旅途较长,需脱口罩就餐,建议与周边的旅客错开就餐。注意手卫生,及时用流动清水、洗手液清洁双手。尽量少触碰厕所门把手等公共设施。
自驾进入服务区时:
保持一米距离
自驾人员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时,全程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社交距离。如果途中出现涉疫风险,应听从当地安排,就地配合落实防疫措施。
自驾途中,在服务区或餐厅就餐时,请保持一米社交距离,避免面对面就餐。
这场疫情让所有人都经历了一次浩大的心灵洗礼,触动了心灵里最柔软的一面,然后又让每个人变得坚强。
这场疫情更加凝聚了我们,更加让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强大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同时我们更加感受到了亲情、友情的重要,更加学会了珍惜。
疫情期间出行要注意防范,科学做好出行计划,有效加强个人防护!
(1)提前规划出行目的地与交通方式,尽量错峰出行,避免人群聚集、拥挤。
(2)关注目的地疫情风险动态和最新防疫政策,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区县。
(3)提前申请目的地健康码、行程码,必要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准备充足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个人防护用品。
(5)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疑似症状,或其他不宜外出疾病,及时规范就医,取消出行计划。
(6)接种第二针剂灭活疫苗满6个月,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