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印度游轮海景照片(印度轮船)

来源:www.eyoulun.com   时间:2023-02-25 12:20   点击:23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印度轮船

是俄罗斯“尼古拉·奇克尔”号远洋救援拖船

“尼古拉·奇克尔”号远洋救援拖船。这是世界上最大马力的远洋拖轮,中国海军都要感谢这艘拖船,是因为当年正是该船将“瓦良格”号航母拖回了中国,随之开启了中国海军的航母梦!当焕然一新的“辽宁”舰再见到这艘拖船时,一定是感慨万千。

“尼古拉·奇克尔”号远洋救援拖轮是前苏联在1980年代末期委托芬兰建造的2艘R-5757型远洋救援拖轮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救援拖轮,功率达到17993千瓦(24480匹马力),满载排水量达7542吨,甚至比我们的一些导弹驱逐舰都要大得多。

该船是前苏联专门用于对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进行拖航救助的专用船只,因此2艘同型拖船只部署在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两处

2. 印度轮船人挤人

世界最大的油轮是诺克·耐维斯号油轮,能够容纳将近650,000立方米的原油(将近410万桶)。

诺克·耐维斯号(Knock Nevis)是一艘新加坡籍、属于超大型原油运输船等级的超级油轮,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船只与最长的人工制造水面漂浮物,船长超过1/4英里,比横躺下来的艾菲尔铁塔还长(埃菲尔铁塔的总高为324米)。

在2004年经营业主易手改为现名之前,它又曾被称为海上巨人号(Seawise Giant,1979年),快乐巨人号(Happy Giant,1990年),与亚勒维京号(Jahre Viking,1991年)。

2004年三月该轮进入杜拜乾坞进行改装工程并改名为诺克·耐维斯号,改装后作为浮动储油与卸油单位,停泊在卡达的夏辛油田做为外海储油用途。2009年12月,该船被出售给印度的拆船业者,改名为Mont。2010年1月4日,于印度古吉拉特邦亚兰市(Alang)拆解。

3. 印度轮船超载图片

第一名:汽车。事故率最高的交通工具,全球每天接近8人死于车祸。随着私家车数量的飚升,车祸率还会上升。

第二名:江河轮渡。由于管理上的疏漏,一直是个重磅杀手,其特点是单次死亡人数多,事故多发于贫困国家。

第三名:火车。火车的脱轨事故相当惨烈,723温州动车事故实在触目惊心。世界上火车事故率最高的国家是印度,严重超载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

第四名:轮船。天气原因和触碰暗礁是航海事故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来说,航海事故并不多见。

第五名:飞机。理论上来说,飞机是比较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一旦发生空难,逃生就比较困难了。失联客机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六名:自行车。16世纪法国人发明了自行车,它是名副其实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速度慢,所以不易发生事故。

第七名:马车。自行车以前的几千年,马车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马儿良好的脾气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很少发生事故。

4. 印度轮船遇难记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称做德兰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并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Beatification。目前德蕾莎修女的名称也变为真福德雷莎修女获奖  1971年,教皇庇护十二世颁给德蕾莎修女“Pope John XXIII”和平奖;同年的肯尼迪奖也颁发给她,此外还有如1975年Albert Schweitzer国际奖也颁发给她,1985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4年美国国会金牌;1996年11月16日美国名誉公民,和许多大学的名誉学位;1979年的最重要的诺贝尔和平奖,也颁发给她。当时她拒绝了颁奖宴会和奖金。媒体问及她:“我们可能做什么促进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和爱您的家庭。”  后人赞她为: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小故事  有一天,德蕾莎要到巴丹医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车站的广场旁发现了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德蕾莎蹲下来仔细一看:破布裹着脚,爬满了蚂蚁, 头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着血迹,伤口周围满是苍蝇和蛆虫。她赶紧替老妇人测量呼吸及脉搏,似乎还有一口气,她为好赶走苍蝇,驱走蚂蚁,擦去血迹和蛆虫。德蕾莎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里,必死无疑。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去巴丹的行动,请人帮忙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医院开始时对这个没有家属的老妇人不予理会,但医师在德蕾莎的再三恳求下,便替老妇人医理,然后对德蕾莎说:‘必须暂时住院,等脱离危险期后,再需找个地方静养。’德蕾莎把病人托给医院后,立即到市公所保健所,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贫困病人休养的埸所。市公所保健所的所长是位热心的人他仔细听完德蕾莎的请求后,便带她来到加尔各答一座有名的卡里寺院,答应将寺庙后面信徒朝拜后的一处地方免费提供给他使用。他们一开始受到印度教区婆罗门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德蕾莎修女不是印度人,然而德蕾莎修女不畏反对,依然在街头抢救许多临危的病患到收容所来替他们清洗,给他们休息的地方,其中也包括印度教的僧侣,此举感动了许多的印度人,于是反对声浪就渐渐的平息了。  自从找到这个落脚点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修女们就将三十多个最贫困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其中有个老人,在搬来的那天傍晚即断了气,临死前,他拉着德蕾莎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  光靠德蕾莎及修女们的工作,要救助全加尔各答我垂死者是不可能的.,但德蕾莎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她认为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即使死去,临终前也应有个归宿,这就是德蕾莎向垂死者传播了主的爱。

5. 印度轮船下水失败

因为受到印巴分治的冲击,所以恒河上很少有船

恒河的航运业,受到了印巴分治的猛烈冲击,而且因为印度经济发展偏向的影响,在世界上并不算是出众,恒河上几乎没有大型轮船,大多都是中小型客轮之类。

由于英国在印度进行的大规模铁路建设,使得恒河的航运优势大幅下降,铁路的猛烈竞争与三角洲出海口的丧失,都让恒河的内河航运价值变得微乎其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