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江游轮沉船善后事件
宋代笔记《北梦琐言》记录了一件长江船难。唐代乾宁中,朝官李荛学士带全家从四川去江陵(今荆州市),经过夔州。当地官员说“水势正恶”,请等一等。但李学士为人催促,迫不及待。于是夔州官吏在岸边与他长揖而别,目送他的船离去,突然漩涡涌起,将船吞没,李学士一家及全船120多人溺死,只有一名奶娘隔夜被江流推送到岸上生还。
长江各支流也有海事见于记载,比较大的事故如武德中,巴州刺史赴任途中,乘坐的官船在嘉陵江中遭到风浪的冲击而覆溺,全家60余人丧身鱼腹。
1928年,大通协记航业公司的“新大明”轮船自上海循规定航线驶往口岸时,被从上水驶来的日本商船“厚田第二丸”迎面撞击,致使船首毁坏,机器震毁,船体开裂。此时,违反航线行驶的“厚田第二丸”不但不救助,却急驶逃脱而去。“新大明”轮发出呼救后,适大达轮步公司的“大吉”轮到达,用钢丝缆紧扣住“新大明”轮,及时实施对船上旅客的救助。其他轮船也赶到救援。但在救出40余人时,钢丝缆绷断,“新大明”轮倾覆,不及救起的旅客随之沉入江中,“搭客、船员惨遭没顶者365名,船货损失约数十万元”。这是沪扬线上海难事故中最大的一次惨案,也是长江航运史上罕见的海难事故。
1948年,从上海开往宁波的“江亚”轮在行驶中发生爆炸,此船应载2250人,但实际载客可能达4000人。除约900人生还外,其余均罹难,成为中国航运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空前绝后重大惨案。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共遇难442人,救起12人。
2. 长江游轮沉没事件
危险是没有的,不过可能水位上涨会造成游轮原先停靠的河岸无法停留了——船体太大的话
3. 长江游轮翻沉
不确定
“东方之星”翻船事故的原因肯定还有不少,但是如果政府、航运企业和航运人员都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这样惨烈的事故不是不可预防的。
6月1日晚,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东方之星”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发生翻沉事故。事发客船共有458人,截至发稿,共救出19人,其中14人生还。其余人生死不明。
这次沉船事故的惨烈程度相比世界历史上“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国历史上的“江亚轮”沉船事故,有过之而无不及。“泰坦尼克号”共有2208人,705人生还,生还率32%;“江亚轮”核定载客2250人,实际载客近4000,获救900余人,生还率近四分之一。
4. 长江游轮惨案
尼罗河上惨案上译版大结局是:侦探波洛调查得出真凶是西蒙和杰奎琳。
1、剧情简介:该片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尼罗河一艘游轮上接连发生三起命案,船上的一名比利时侦探波洛最终通过侦查找到真凶的故事。
2、凶手形象:杰奎琳和西蒙合谋杀死了林内特。杰奎琳为了捍卫爱情不择手段。她和西蒙一样贪婪、渴望和狡诈,残忍地实施了许多谋杀,合谋得到被害人的财产。
5. 长江游轮沉船善后事件是什么
1849年2月,广州市民组织抗拒英国人进入广州运动。
1850年7月,沙俄强占中国黑龙江口庙街,改名尼古拉也夫斯克。
1851年1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2年11月,英海军在厦门登岸,枪杀华人4人,伤5人。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1854年2月,英外相以《南京条约》签订满12年,指示英公使包令向中国提出修约要求:中国全境开放,外国公使驻京,长江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
1855年5月,沙俄武装航行黑龙江,并迁来大批“移民”,在江左岸强行建立居民点。
1856年10月,英国海军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发动进攻,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
1858年5月,中国与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
1859年7月,上海组织寻找失踪壮丁反对掠夺华工的运动。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署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61年9月,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办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
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开办。
1863年1月,安庆内军械所造出的中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曾国藩登船试航后,喜而命名“黄鹄号”。
1864年7月,太平天国运动基本结束。
1865年6月,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12月,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在马尾动工兴建。
1867年4月,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设机器制造局。
1868年7月,中美签订《中美续增条约》。
1869年10月,中英《新定条约》、《新修条约善后章程》订立。
1870年6月,天津教案发生。
1871年9月,中日《通商章程》在天津签订。
1872年8月,清朝政府首次派遣留学生出洋。
1873年11月,左宗棠平定西北回民起义。
1874年3月,3000多名日本兵入侵台湾乔。
1875年2月,云南爆发“马嘉理事件”。
1876年4月,左宗棠率领湘军开始收复新疆之战。
1877年6月,上海有线电报第一次拍电。
1878年3月,中国在天津、上海、北京、烟台和营口开始试办邮政。
1879年4月,日本侵占中国属国琉球群岛,改名为冲绳。
1880年8月,李鸿章奏请成立中国电报总局。
1881年2月,曾纪泽与沙俄代表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沙俄归还伊犁,但却割去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以北的大片领土,中国赔偿俄国兵费九百万卢布。
1882年1月,上海《申报》记者通过天津—上海间有线电报电路,拍发新闻专电,这是中国第一则新闻电讯稿。
1883年12月,法军进攻驻扎越南北部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
1884年8月,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马尾海战爆发。
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中法战争结束。
1886年7月,重庆教案爆发。
1887年12月,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北京条约》。
1888年3月,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1889年10月,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织布局。
1890年10月,曾国荃创办江南水师学堂。
1891年4月,清廷以奕劻奏,命李鸿章督办关东铁路一切事宜。
1892年5月,清廷命令禁止排外刊物。
1893年9月,清廷除华侨海禁。自今商民在外洋无论久暂,概许回国治生置业,并听任经商出洋。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署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896年8月,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前身。
1897年11月,德国侵占胶州湾,列强掀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运动。
1898年6月,“百日维新”开始。
1899年11月,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99年。
1900年5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1901年9月,中国与十一国签署《辛丑条约》。
1902年5月,张之洞创立湖北师范学堂。
1903年4月,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开学。
1904年2月,日本偷袭旅顺,日俄战争爆发,东北成为战场。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
1906年4月,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1907年4月,清政府整顿东三省,并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
1908年6月,全国掀起立宪请愿高潮。
1909年10月,中国自建的京张铁路通车,主持修建者为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
1910年4月,汪精卫等人刺杀载沣未遂被捕,此事轰动全国。
1911年10月,武昌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