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陀岛普济寺
到普陀山烧香拜佛,只去普济寺是可以的,心中有佛,心诚则灵。
2. 普陀山普济寺
有,每年都会有此类法会
3. 普陀 普济寺
在“海天佛国”浙江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至今还有多座保存完好的古桥。这些建筑于明清时期的古桥,有着中国桥梁的古朴风格和民族特色,成为普陀山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普济寺前的海印池(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上筑有三座古石桥。中间一桥称平桥,筑在千年古刹普济寺的同一条中轴线上,北面连接普济寺正山门,南衔御碑亭,亭里有一碑,碑文是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普陀山的发展史,这位从未到过普陀的皇帝,凭着自己的想象写道“普陀秀峙海堙,回立于天风紫涛浩瀚无际之中,尤灵秀萃聚,宜其为仙真之所栖息。”康熙说,和广大无垠的大海相比,普陀不过拳头大小的弹丸之地,可因为有了观世音菩萨,成就了佛选名山。东边一桥称永寿桥,也叫莲花桥,据说凡人经过这座桥都能长寿。西边一桥称瑶池桥,由方石垒成,桥四周都有龙头,下雨时,龙头中就能吐出水来。三座古石桥横卧在海印池的水波上象三条蛟龙。四周还有多宝塔、佛教博物馆、天华堂、百子堂、菩萨墙、八角亭,卸碑亭等景观,真如人宫仙境,美轮美奂!
每当盛夏之际,跨越海印池的永寿桥,其规模为山中众桥之冠,即使在我国其它三大佛教名山中也是首届一指。这座经历四百余年风雨的明代拱形石桥,像一位长寿老人,见证了普陀山佛教发展的变迁。永寿桥造型宏伟,但不失精巧,桥术上雕刻着造型各异的石狮40只,桥洞上雕有龙,如置身于桥上聆听晨钟幕鼓,观池中绿荷映水,荷叶田田,莲蓬摇曳,衬映着周边古树、梵字、拱桥、宝塔倒影,构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图画,最妙不过了。
值得细观与玩味的还有与永寿桥相望的瑶池桥,此桥小巧玲珑,微成虹形,与永寿桥高低错致,共同烘托出普济寺琉璃辉煌之气势。
去南天门需过一座环龙桥,初看不觉奇,仔细一看,原来是跨海的桥,它把悬水的南天门连接在一起,跨度虽不大,但毕竞是始建成于南宋时期的跨海桥,可谓是老资历格了。
潮音洞上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小石桥,名叫大士桥。别看它小,但坐在桥上,听潮音的轰鸣声,似千军万马,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乃天下一绝。
最富有寓意的桥名,要算法雨寺前的海会桥,它与永寿桥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法雨寺前沿的重要通道,在桥上小憩,可观千步金沙的层层海浪。法雨寺直面大海,海会桥与大海交融,试问天下还有哪座寺院有之气派?康有为的“锦屏临海浪,法雨飞天花”便是最佳的描绘。
普陀山的桥还有很多,据记载还有智度桥、雨瀑桥、玉带桥等等。山中古桥或置于溪流上,或跨越莲池中,或架于山涧之间,或横卧海涛之上。一桥一景,一桥一段历史。追古观今,无不为能工巧匠的杰作而赞叹。
4. 普陀山普济寺主殿
普陀山为观音道场,普济寺主殿为观音正身,叫作:毗卢观音,是男身像。
5. 普陀山 普济禅寺
攻略如下:
1、A线:步行游览。抵达普陀山后,从码头向西北直上梅岑峰西麓,游西天诸景,步石阶而下,经西天门、心字石,观赏千年古樟,再游普济寺。继而东行,经多宝塔,往南游紫竹林、西方庵、观音跳、南海观音。再原路返回,过百步沙,越几宝岭,参观仙人井、朝阳阁,沿千步沙直抵法雨寺。归途游大乘庵,参观文物馆。
2、B线:步行、乘车结合游览。从码头上岸后,驱车直达合兴,乘索道上佛顶山,再沿香云路步行下山,游法雨寺。然后,过千步沙,游大乘庵、文物馆,越几宝岭,到百步沙小憩。午餐后,再游普济寺、西天景区。
6. 普陀岛普济寺介绍
普济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重修,道光十四年(公元1854年)拓建,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由普济寺掌寺大喇嘛圣露活佛重修殿宇,大殿覆以铜瓦。普济寺是丽江五大寺之一,原有大殿、僧院等12个院落,现存3院,由山门、护法堂、大殿、南北厢房等组成。在教仪上有融汉、藏宗教为一炉的特点。
大殿重檐歇山顶建筑,以顶覆铜瓦故又名铜瓦殿。面阔5间22.85米,进深5间20.3米,呈长方形,屋顶铜瓦覆盖面积为46.4平方米,是云南唯一幸存的铜瓦建筑。大殿前种有两棵云南樱花,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云南樱花之冠。寺外也有很多梨树,每到春秋,景色绚丽,游人如织。 丽江五大寺是指,玉峰寺、福国寺、普济寺、指云寺、文峰寺。这五个寺院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喇嘛寺(白教),其中,福国寺现在仅存大殿,即玉泉公园的五凤楼
7. 普陀山普济寺营业时间
正常开放!
只是普陀山寺庙从现在到2023年2月6号关闭!如果去游玩可提前1天-15天预约。
无特殊情况下,普陀山景区过年正常对外开放。
普陀山全山寺院开放时间:每天6:00-18:00,所有寺院夜间均不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