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武汉游轮拍照男子(武汉游轮沉船事件)

来源:www.eyoulun.com   时间:2023-03-16 23:10   点击:14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武汉游轮沉船事件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山”舰等49艘军舰被国民党政府调入长江内,以“洪卫京畿(南京)”。这些舰只大部分被日寇飞机和舰炮击沉,或自沉于江阴、马当等所谓“阴塞线”上。1938年秋,京、沪沦陷后,武汉成了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山舰奉命参加武汉保卫战,担负从嘉鱼、新堤至武昌县金口镇江面的警戒及运输任务。当时,中山舰主、副炮已拆下装在岸边几个要塞上,1938年10月24日下午15时许,当“中山”舰巡航在湖北金口江面时,突遇六架敌机轮番攻击。舰长萨师俊等20余人在作战中牺牲,另有20多人负伤。“中山”舰舰尾等处要害部位中弹,经抢修无效,沉没在波涛之中。  “中山”舰悲壮地为国捐躯了,但它25年的非凡舰史,却永远令人难以忘怀。

2. 武汉游轮沉没

华中地区的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而南京市则是华东地区的江苏省省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市和南京市都是濒临长江的城市,武汉市在南京市的上游,两地相距七百公里。武汉到南京的游轮每天开船时间:上午九点,下午三点。

3. 武汉 沉船

历史容不得假设!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大多不如日军。武汉保卫战期间,武汉附近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战役,最有名的是万家岭大捷。武汉地处华中,九省通衢,万里长江是唯一的屏障,而日军是有军舰的,中山舰就是在武汉江夏区金口附近战斗沉没!武汉可以说无险可守!

你要是作为指挥官,只能层层设防,以空间换时间,依托江南水乡,丘陵等复杂地形地貌,层层阻击日军,消耗其有生力量!

4. 武汉沉船2019

2015年6月1日晚,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东方之星”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省荆州市监利段水域发生翻沉。事发时客船上共有454人,其中旅客403人,船员46人,旅行社工作人员5人。旅客多为旅行社组织出游的老年人,其中有359名游客购买了旅游意外险,其中75岁以下保额10万元,超过75岁保额是5万元。截至6月12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442名遇难者遗体均已找到,身份通过DNA比对确认,遗体全部移交事故善后处理组。沉船事件中12人生还。

8日下午,联合验收组经过两个小时的全面细致检查后确认清理完毕,各方代表分别在验收清单上签字。至此,“东方之星”现场排查清理工作全部完成。

13日起搜救工作结束。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要继续认真细致做好善后处理、事件调查等相关工作。

此前获救的“东方之星”号船长、轮机长已被控制并展开讯问。相关专家还将在船上搜寻工作完成后登船调查。专家将登船分别对船舱整体结构、气象条件以及周边水域水文条件进行调查,解答事发前是否有天气预警,为何有船选择抛锚而“东方之星”却选择续航等疑问。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中共涉及保险金额9252万元。

5. 武汉沉船事故

宋代笔记《北梦琐言》记录了一件长江船难。唐代乾宁中,朝官李荛学士带全家从四川去江陵(今荆州市),经过夔州。当地官员说“水势正恶”,请等一等。但李学士为人催促,迫不及待。于是夔州官吏在岸边与他长揖而别,目送他的船离去,突然漩涡涌起,将船吞没,李学士一家及全船120多人溺死,只有一名奶娘隔夜被江流推送到岸上生还。

长江各支流也有海事见于记载,比较大的事故如武德中,巴州刺史赴任途中,乘坐的官船在嘉陵江中遭到风浪的冲击而覆溺,全家60余人丧身鱼腹。

1928年,大通协记航业公司的“新大明”轮船自上海循规定航线驶往口岸时,被从上水驶来的日本商船“厚田第二丸”迎面撞击,致使船首毁坏,机器震毁,船体开裂。此时,违反航线行驶的“厚田第二丸”不但不救助,却急驶逃脱而去。“新大明”轮发出呼救后,适大达轮步公司的“大吉”轮到达,用钢丝缆紧扣住“新大明”轮,及时实施对船上旅客的救助。其他轮船也赶到救援。但在救出40余人时,钢丝缆绷断,“新大明”轮倾覆,不及救起的旅客随之沉入江中,“搭客、船员惨遭没顶者365名,船货损失约数十万元”。这是沪扬线上海难事故中最大的一次惨案,也是长江航运史上罕见的海难事故。

1948年,从上海开往宁波的“江亚”轮在行驶中发生爆炸,此船应载2250人,但实际载客可能达4000人。除约900人生还外,其余均罹难,成为中国航运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空前绝后重大惨案。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共遇难442人,救起12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