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0年代游轮
比现在的邮轮船次少航程远,邮轮旅行被视为有钱有闲者的专利,价格高自上世纪90年代后,全球的邮轮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并纷纷致力于建造更大、更新、更豪华的巨型邮轮,邮轮旅游已开始变得愈来愈平民化。
在欧美及亚洲发达地区,短天数、低价位的邮轮旅行更颠覆了它高不可攀的传统形象,成为人人消费得起的大众化旅游活动。应该差不多,行的话采我哦。。2. 1962年豪华游轮消失
“明华轮”停泊于风景秀丽的蛇口六湾海滨,这艘由法国建造的万吨级豪华游轮因其传奇般的经历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
●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为这艘游轮下水剪彩,随后它出入过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港口,近百名流国首脑及世界名我曾登临。1973年,这艘游轮被我国购买,命名为“明华轮”。1979年,廖承志曾率团乘此船出访日本,它因此被称为“中日友好船”。
●1983年8月,“明华轮”完成了最后一次航行,抵达深圳蛇口,经过整修改造,成为集酒店、娱乐为一体的中国第一座综合性的海上旅游中心。
●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同志视察蛇口工业区,兴致勃勃地登上九层高的“明华轮”,欣然提笔写下了“海上世界”。 ●1984年国庆,载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的“海上世界”模型彩车,在天安门广场前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1993年8月28日,第七届全运会的圣火,在“海上世界”上引燃,“明华轮”成为文明、进步的象征
3. 怀旧游轮
重庆怀旧轮渡在朝天门可以坐,一共有两条线路:朝天门-弹子石,朝天门-大竹林。
上船路线
朝天门-弹子石:1、弹子石轮渡码头上船,码头就在长嘉汇对面滨江路下,有很大几个字,沿着梯子下去就是。
2、朝天门码头上船,就在503路终点站旁边,沿着坡往下就能看到,找不到的可以问下周围的人
关于购票
1、弹子石 这边可以支付宝/微信付款。
2、朝天门这边就只收现金,在朝天门这边上船记得带上现金
关于拍照
1、从朝天门出发,能拍到来福士全景,还能看到东水门大桥,非常适合拍重庆的8D魔幻地形,大剧院找到适当的角度还能拍出光晕
2、弹子石轮渡码头岸边也有不少地方可以拍出很有怀旧风格的照片。
运行时间:7:30-18:00
票价:5元/人
除了弹子石到朝天门,还有朝天门到大竹林的渡轮。
4. 60年代的轮船
舟筏时代→独木舟→筏→木板船→桨、篙和橹→帆船时代→地中海的古帆船→北欧和西欧帆船→飞剪式帆船→中国帆船→蒸汽机船时代→早期的蒸汽机船→“大东方”号蒸汽机船→蒸汽机船的完善→汽轮机船、柴油机船的问世→油船和散货船的出现→大型远洋客船的兴起→柴油机船时代
船舶大型化→船舶专业化→船舶高速化→船舶自动化→船舶内燃机化
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舟筏时代
人类以舟筏作为运输、狩猎和捕鱼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时代。中国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桨,据鉴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说明舟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独木舟
原始人类将巨大树干用火烧或用石斧加工成中空的独木舟,是最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它的踪迹遍于全世界,至今在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群岛的居民,仍使用独木舟作为生产和交通工具。
筏
远古人类就知道将树干、竹竿、芦苇等捆扎成筏,或用兽皮做成皮筏,在水上漂行。筏较独木舟吃水浅,航行平稳,而且取材方便,制造简易。在中国东南山区溪流中,使用竹筏作为交通工具迄今仍然相当普遍。
木板船
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人类对木材的加工能力提高了,于是将原木加工成木板来造船。木板船可以造得比独木舟大,性能比筏好。木板平接或搭接成为船壳,内部用隔壁和肋骨以增加强度,形成若干个舱室。早期的木板船,板和板之间、船板和框架构件之间是用纤维绳或皮条绑缚起来的,后来用铜钉或铁钉连接。板和板之间则用麻布、油灰捻缝,使其水密。
桨、篙和橹
舟筏时代的船舶靠人力来推进和操纵,所用的工具为桨、篙和橹。桨不受水域深度和广度的限制,在地中海区域应用极为广泛。古罗马的划桨船,用奴隶划桨,一船桨数多至数十根甚至百余根。篙可以直接触及水底和河岸,使用轻便,主要用于浅水航道。橹是比桨先进的划船工具,效率高而不占水面,兼具推进和操纵航向的功能,在中国内河木船上广泛使用。
帆船时代
据记载,远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国使用帆船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帆船发展的鼎盛时期。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15世纪末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的船队都是由帆船组成的。在帆船发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北欧西欧地区和中国都曾作出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美国的飞剪式快速帆船,则是帆船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不同地区的帆船,在结构、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地中海的古帆船
埃及出土的一件公元前四千年的陶器上绘制有最古的帆船的图象。船的前端突出向上弯曲,船的前部有一个小方帆,这种船只能顺风行驶,无法利用旁风。公元前2000~前1600年,腓尼基人、克里特岛人和希腊人都先后在地中海上行驶帆船。克里特岛人的帆船两端翘起,单桅悬一方帆,这种船型在地中海应用了几千年之久。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帆船备有桨,只在进出港口和调度时才使用。古希腊帆船干舷高,耐波性好,单桅上挂方帆,船尾两侧有巨大的尾桨,起舵的作用。船首伸出的桅桁上增一小帆便于操纵。单桅横桁上边增设三角顶帆。古罗马的帆船又有改进,增设前后三角帆,船的操纵性能得到改善。
北欧和西欧帆船
公元9~11世纪北欧的维京人,是当时世界上优秀的航海民族,航迹远达格陵兰和北美。他们用当地出产的橡木造出了适航性能良好的帆船。这种帆船长约30米,宽约6米,首尾形状接近对称,有龙骨和首尾柱。外壳板搭接并用铁钉相连。船上树单桅,装有支桅索,挂一面方帆,能在横风下行驶。船形瘦削,耐波性优于地中海帆船。
1492年,C.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到达西印度群岛。他所乘坐的“圣玛丽亚”号,是一艘长28米、排水量约200吨的三桅帆船。1497年,V.da.伽马率领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发现通往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F.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一系列地理上的发现,大大刺激了欧洲航海和造船事业的发展。16世纪以后,欧洲帆船的排水量逐渐增大到500~600吨,帆具日益复杂,三桅船渐趋普遍,帆面不断增大。大桅上增装了顶桅和顶帆,主帆下装了底帆,桅的支索上张了三角帆,船上整个空间都张满了帆,航速得到提高。1800年前后,英国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成为最大的海上强国。英国及其殖民地拥有海上帆船达5000艘。
飞剪式帆船
这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高速帆船。前期的飞剪式帆船,可以1833年建造的“安·玛金”号为代表,排水量为493吨。飞剪式帆船船型瘦长,前端尖锐突出,航速快而吨位不大。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用这种帆船到中国从事茶叶和鸦片贸易。以后美国西部发现金矿而引起的淘金热,使飞剪式帆船获得迅速发展。1853年建造的“大共和国”号,长93米,宽16.2米,深9.1米,排水量3400吨,主桅高61米,全船帆面积3760平方米,航速每小时12~14海里,横越大西洋只需13天,标志着帆船的发展达到顶峰。19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当时海上运输主要工具的帆船,被新兴的蒸汽机船迅速取代。
中国帆船
中国帆船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朝曾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及工匠人等数千人,乘船出海。三国时代东吴太守万震所著《南洲异物志》中,有关于访问今日的柬埔寨、越南等地所乘大船的记述。唐代与日本文化交往频繁。中国当时的帆船已能驶侧向逆风,有较好的耐波性。唐贞观年间,从今温州至日本,仅需6天;以后能以3天时间从中国镇海驶抵日本。宋代造船和航海事业均有显著进步。当时所造海船能载500~600人,并已使用指南针罗盘,航程远及波斯湾和东非沿海地区。1974年在福建省泉州湾出土一艘宋代海船残骸,船体瘦削,具有良好的速航性能和耐波性,船内有12道水密隔壁,船侧外壳板由三层杉木板组成,结构坚固,估计船全长约35米,载重量200吨以上。明朝初年,郑和曾率领庞大的船队于公元1405~1433年间七次远航,遍历东南亚、印度洋各地,远达非洲东海岸。据记载,郑和所乘“宝船”长44丈,宽18丈,有12帆,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优秀帆船。
中国帆船的构造和欧洲帆船不同。欧洲帆船两端尖而上翘,中国帆船则两端用木板横向封闭而形成平底的长方形盒子。舵位于尾部中心线上,尾部造成楼形高台,以防止上浪。船内有多道水密隔壁,结构坚固。中国帆船的帆是横向用竹竿加强的“硬篷”。这种平衡纵帆,操作灵便,能承受各个方向的风力。15世纪时,中国帆船无论在尺度和性能上都处于领先地位。16世纪以后,欧洲帆船才逐渐超过中国帆船。
蒸汽机船时代
18世纪蒸汽机发明后,许多人都试图将蒸汽机用于船上。1807年,美国人R.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装在两舷的明轮,在哈德逊河上航行成功。从此机械力开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早期的蒸汽机船
19世纪上半叶是由帆船向蒸汽机船过渡的时期。早期的蒸汽机船装有全套帆具,蒸汽机只是作为辅助动力。1819年美国人M.罗杰斯建造的“萨凡纳”号蒸汽机帆船,用了2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在整个航程中只有60小时是使用蒸汽机推进,其余时间仍用风力。在早期,蒸汽机安装在甲板上,驱动装在两舷的巨大明轮。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阿基米德”号船建成,船长38米,主机功率80马力。早期蒸汽机是安装在木帆船上的。1850年以后,逐渐用铁作为造船材料。1880年以后,钢很快代替铁作为造船材料。1876年英国建造的新船只有8%用钢材建造,而到1890年,则只有8%是铁船了。
“大东方”号蒸汽机船
1854~1858年英国人I.K.布鲁内尔建造的“大东方”号铁船被认为是造船史上的奇迹。布鲁内尔第一个将关于梁的力学理论应用于造船,在船体建造上首创了纵骨架结构和格栅式双层底结构。双层底向两舷延伸直到载重水线以上,形成了双层船壳。上甲板也用同样结构以增加船体强度。“大东方”号长207米(680英尺),排水量27000吨,比当时的大型船大6倍。船内部用纵横舱壁分隔成22个舱室。船上安装两台蒸汽机,一台驱动直径56英尺的明轮,另一台驱动直径24英尺的螺旋桨,蒸汽机总功率8300马力,最高航速每小时16海里。船上有6根桅,帆总面积8747平方米(85000平方英尺)。它能载客4000人,装货6000吨。直到半个世纪以后才出现比它更大的船。“大东方”号尽管经营失败,但在造船理论和技术方面,却为现代钢船开辟了道路。
蒸汽机船的完善
早期蒸汽机船驱动明轮用的蒸汽机是单缸摇臂式,汽压也很低。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三涨式蒸汽机,汽压提高到10.5千克力/厘米 。此时明轮已为螺旋桨所代替,三涨式蒸汽机配合螺旋桨成为典型的动力装置。19世纪末,蒸汽机已发展到四涨式六汽缸,蒸汽压力提高到 13.6千克力/厘米,功率达到1万马力。高压水管锅炉也逐渐取代了苏格兰式火管锅炉。20世纪初,货船一般是用三涨式蒸汽机作主机,功率约2000马力,航速约每小时10海里,载重量增大到6000吨。航行于大西洋上的大型远洋客船,以往复式蒸汽机为动力,单机功率达到2万马力。
汽轮机船、柴油机船的问世
1896年,英国人C.帕森斯将他发明的反作用式汽轮机成功地应用于船上;同年,瑞典人C.迪拉瓦尔发明了冲击式汽轮机。进入20世纪以后,船用汽轮机不断改进,因为重量轻,功率大,旋转均匀和无往复运动部件等,普遍应用于大型高速船。至今,某些大功率船仍用汽轮机作为推进动力。1892年,德国人R.狄塞尔发明压燃式内燃机,即柴油机,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船上。柴油机热效率高、油耗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40年代末,柴油机船的吨位即已超过蒸汽机船。
油船和散货船的出现
早期的杂货船承揽一切货种的运输,包括散装的煤炭、谷物等和桶装的油类。1886年开始出现具有现代油船特征的船,也就是将货油直接装在分隔的油密舱室内并用泵和管系进行装卸。进入20世纪后,对石油的需求日增,油船逐渐形成一支专用船队。1944年最大的油船载重量为 23000吨。散货船略早于油船出现,但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港口装卸效率不高,发展缓慢,最大的载重量只有1万吨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工业国经济恢复,原料需求剧增,油船和散货船都向大型化发展。
大型远洋客船的兴起
19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船舶都是客货混装的。1870年,英国人S.丘纳德和T.伊士梅创办丘纳德汽船公司和白星汽船公司,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航线上开辟旅行条件舒适的客船航班,豪华客船“海洋”号航行成功。此后各国相继建造大型豪华客船,航行于大西洋航线和东方航线上。80年代,已有载客千人以上,载重万吨以上,航速每小时超过20海里的豪华客船。20世纪30年代,大型远洋客船的建造达到高潮,如著名的“玛丽皇后”号、“伊丽莎白皇后”号和“诺曼第”号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它们的载重量都在8万吨以上,主机为汽轮机,功率16万马力,航速每小时超过30海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势头又恢复了,到60年代,因远程喷气客机的兴起才停止下来。大型远洋客船的建造,对造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某些保障航行安全的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例如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导致了后来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签订。
柴油机船时代
柴油机船问世后,发展很快,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空前兴旺,中东等地石油的大量开发,促使运输船舶迅速发展。1982年同1948年相比,船舶艘数增长了1.6倍,总吨位增长了4.3倍(见世界商船队)。船舶普遍采用柴油机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适应战时运输的需要,美国建造的2610艘自由轮(万吨级使用燃油锅炉和蒸汽机的杂货船)是最后建造的一批往复式蒸汽机远洋运输船舶。为了提高船舶运输的经济效益,船舶出现了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自动化和内燃机化的多种趋势。
船舶大型化
首先是油船吨位的增长和油船的大型化。1930年的世界商船队中,油船吨位只占总吨位1/10,1980年上升为1/2。1983年初,各种油船的载重量达到3.3亿吨。油船吨位的剧增主要在于油船大型化。50年代,3~4万吨的油船已被认为是 “超级油船”。6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20万吨以上的超大油船和30万吨以上的特大油船。70年代又出现了50万吨以上的大油船。石油危机发生和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后,这种趋势已经停止,许多大型油船正面临拆毁的命运。在油船大型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装运煤炭、矿砂、谷物等的干散货船的大型化。60年代末,大型散货船的载重量超过10万吨,最大的已达17万吨。从50年代后期起,建造了能兼装原油和干散货的兼用船,如油散船和油散矿船等。
船舶专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专用船发展很快。杂货船用途广泛,适应性强,在艘数上至今仍占首位。典型的杂货船都以低速柴油机为动力,载重量不超过2万吨,航速每小时15海里左右。中国设计的“风”字号和“阳”字号货船都是典型的杂货船。为了提高杂货船运输多种货物的能力,近年制造出多用途船,除载运普通件杂货外,还能载运集装箱、重货、冷藏货和散货等。
水路集装箱运输于50年代中期兴起,1957年出现第一艘集装箱船。这是件杂货运输形式的重大变革。这种运输形式在货物包装、装卸工艺、码头管理和水陆联运等方面都有所突破。采用集装箱运输,可以大大缩短船舶停港时间,节约人力,保证货运质量和实现“门到门”运输。20多年来集装箱船发展很快。1982年全世界已有全集装箱船718艘,1294万总吨,分别占世界商船总数的1%和总吨数的3%。这种船船型瘦削,航速高,货舱内有导轨,甲板上有缚固设备,一般不设装卸设备,而是依靠港口专用设备进行装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发展的重要专用船还有:装运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液化气船;船上设有跳板,能使牵引车、叉车载货自驶上下的滚装船(又称开上开下船);以驳船作为运输单元,不需要停靠码头进行装卸而能实现江海直达运输的载驳船等。
远洋客船自从被喷气客机取代后,客船的性质已发生变化。60年代以来,旅游事业兴起,出现了一批定期、定航线,甚至环球航行的旅游船,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疗养、文化娱乐、社会活动以至海洋天文教育等综合性的服务。与此同时,在重要的短程航线上,还出现了一种吨位较小、除载客外还能携带旅客自备汽车的汽车客船。
船舶高速化
自50年代起,航运界为了加快船舶周转,一度掀起船舶高速化的热潮。普通杂货船航速提高到每小时18海里,集装箱船航速在每小时20海里以上,美国建造的“SL-7”型高速集装箱船,以两台6万马力汽轮机为主机,最高航速达每小时33海里。但从石油危机以来,燃料费在运输成本中的比重直线上升。迫使营运中的高速船纷纷减速行驶,新造船舶的航速也出现下降趋势。但是非排水型的高速客船,如水翼船和气垫船已应用于短途客运航线上,并日益发展。
船舶自动化
60年代初期以来,各国航运企业为了减少船员人数、改善船员劳动条件和提高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逐步实现了轮机、导航和舣装三个方面的自动化。如60年代中期造出机舱定期无人值班的船舶,已得到各国船级社的承认。
船舶内燃机化
船舶内燃机化是指船舶普遍采用柴油机为主机。柴油机同蒸汽机比较,具有热效率高、油耗低、占地小等优点。自从1911年造出第一艘柴油机海船以来,采用柴油机为主机的货船和客船日益增多。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止,世界商船队中蒸汽机船仍占多数。战后,低速大功率柴油机由于增压技术的进步,单机功率不断提高,最大已达5万马力。过去必须安装汽轮机的大型高速船也能应用柴油机。另一方面柴油机对燃用劣质油的适应性也不断改善,这样在经济上便具有优越性。对于机舱空间受限制的滚装船、集装箱船、汽车渡船等,则可以选用体积小、重量轻的中速柴油机,通过减速箱来驱动螺旋桨。油耗低、能燃用劣质油的不同功率的柴油机现在几乎占领了船用发动机的全部市场。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运输船舶发展阶段被称为柴油机船时代。
5. 1962年游轮事件
即“明华轮”,位于蛇口,是法国制造的万吨豪华客轮,也是国内唯一以万吨轮为主体的海上多功能娱乐中心。80年代以来,风靡深圳,是游客必到之处,是中国第一座海上旅游中心。 “海上世界”,拥有高雅、舒适的套房239间,可同时接待600多位宾客。船上有富丽堂皇的中、西餐厅、英式酒吧、竹林酒吧、海鲜酒家、日本料理、舞厅酒吧、的士高舞厅、电影院、游泳池等。还展示西南洞穴文化、塞北奶茶、京城庙会、江南风情等。积极开展海上旅游活动,已开辟的香港海面一日游,深受欢迎。 如今,“海上世界”泊地东南方1.32海里内的6.5万平方米海域,已辟为我国第一个人工鱼礁游钓区,将向旅游者提供钓鱼、游艇、风帆、滑水、沙滩海水浴、快艇、潜水等娱乐服务。
6. 游轮历史
步骤/方式一
1.东方明珠
航行时间:每日整点(具体以当日航班为准)
登船地址:东方明珠游船码头(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852号)
购票渠道:微信公众号搜索“dfmz1118”(东方明珠)
步骤/方式二
2.浦江游览龙船
登船时间:13:30(开船时间为14:00-14:50)
登船地点:十六铺3号旅游码头(黄浦区外马路99号)
购票渠道:微信搜索“上海浦江游览集团”小程序
步骤/方式三
2.水晶公主号
登船时间:17:30(开船时间为19:00-21:00)
登船地点:十六铺3号旅游码头(黄浦区外马路99号)
购买渠道:微信搜索“上海浦江游览集团”小程序
7. 以前的游轮
以前的邮轮主要是用来运送乘客和货物的。邮轮通常非常大,拥有豪华的客房、餐厅、娱乐设施和游泳池等,可以容纳数千人。此外,邮轮上还提供各种活动和娱乐项目,如赌场、高尔夫球场、水上乐园、电影院等,让乘客可以在船上度过愉快的时光。
邮轮也是一种商业运输工具,可以运送货物。在过去几年中,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邮轮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商业运输工具,尤其是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8. 怀旧游轮时间表
1、《两个月亮》 2012年,豆瓣:6.7分
两个月亮是一部韩国恐怖循环电影,豆瓣评分有点低,但是相信我,这部片子绝对值得一看!天空中出现两个月亮,一白一红,代表了不同的世界,其中的人们,在生与死之间无限循环,典型东亚式恐怖!
2、《彗星来的那一夜》 2013年,豆瓣:8.4分
一部不错的科幻电影,它的假设有无数个平行的时空,每个时空中都有自己,过着略微或者完全不同的生活。彗星来临地球的那一夜会导致无数平行的时空被联结,人们可以穿行在时空中,看到另一个时空中的自己……
3、《忌日快乐》 2017年,豆瓣:7.1分
该电影将恐怖、悬疑、搞笑等元素结合,是对无限循环电影一大创新。
4、《幽灵船》2002年,豆瓣6.8分
这部电影勉强算是循环电影吧。因为人们的贪欲,杀戮和死亡一直在一艘几十年前的豪华客轮上演,一批又一批的人前去赴死……
5、《源代码》2011年,豆瓣:8.4分
源代码属于循环电影中的佼佼者了,8分钟经典循环,建议没看过的去看一下哦。
6、《蝴蝶效应》2004年,豆瓣:8.7分
如果蝴蝶在那个时刻,没有飞走,而仅仅抖动了一下翅膀,在时间的链条的末端,将凭空多出一场飓风,更糟的是,没人知道风是在向哪里吹。
7、《附身 Haunter》或者《往生拯救计划》 2013年,豆瓣:6.6分
一部加拿大电影。80年代某个周日,少女丽莎被弟弟罗比吵醒。不知曾几何时,丽莎发现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内容,家人反复干着同样的事、说着同样的话、度过同一个浓雾笼罩的周末……
8、《时空恋旅人》2013年,豆瓣:8.7分
Tim家族的男人都有时光旅行的超能力,可以回到过去。于是Tim将信就疑地试了一下,回到了夏天,在那里他试图改变和暗恋对象的关系,却发现怎么穿越时空都不能让不爱你的人爱上你 ……
9、《十二只猴子》1995年,豆瓣:8.1分
公元2035年,人类被12只猴子军研制的一种病毒侵袭,大部分人类都在这场病毒灾难中死亡,只有少数人侥幸逃生。科尔这次发现了12只猴子军的起源地在费城,他找到了医生凯瑟琳,二人一起展开了追查12只猴子军的冒险之旅!
10、《明日边缘》2014年,豆瓣:8.1分
该片以神秘外星生物袭击地球为背景,少校比尔·凯奇首次出战就“折戟沙场”惨烈牺牲,但他却由于某种不明原因重获新生,在一次一次的生死循环中,比尔越来越明了制敌方法,最终走向胜利
11、《土拨鼠之日》1993年,豆瓣:8.5
无限循环电影的鼻祖,估计不用做啥介绍了。
12、《恐怖游轮》2009年,豆瓣:8.4
一部将循环衔接做的最好的电影,堪称无限循环恐怖电影的代表作品。
13、《前目的地》2014年,豆瓣:7.8分
这部电影可以说把无限循环玩上了天,不仅创造了两个循环故事,而且全篇主角全是一个人……
14、《罗拉快跑》1998年,豆瓣:8.1分
导演用三个平行时空描述三个不同结局的故事,每一次回头都将是不同的命运。
15、《时空罪恶》2007年,豆瓣7.2分
这是一部西班牙电影。中年男子海克遭到一名男子追杀,仓皇之中他逃入一所实验室内,并在其中的大水槽内躲了起来。次日,当海克尔回到家时,却看到另一个自己正和妻子搬家具,他不知不觉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天前。原来水槽是一个时空机器,海克特的命运无意间发生了改变……
16、《意外空间》2014年,豆瓣7.6分
弟弟生性懦弱,哥哥强势霸道,这天,哥哥抢劫别人得来了钱,兄弟二人正高兴之际,一名侦探找上门来,双方发生争执,追逐之中,三个人发现自己被困于无穷无尽的楼梯上,无论如何都走不到尽头 ……
17、《年鉴计划》2015年,豆瓣6.6分
影片讲述五位美国青少年无意间发现了一台时光机,开启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时空旅行。他们在旅行中任意改变着自己的过去,不料之后这一切引发了疯狂的连锁反应……
18、《灵幻夹克》2005年,豆瓣7.3分
该片讲述了退役军人杰克·斯塔克斯在被迫穿上一件特制的夹克后,往来于现实和未来世界所经历的一系列惊悚事件
19、《环形使者》2012年,豆瓣6.9分
未来,2044年。时间旅行从被发明的一开始就属于非法,只有当黑帮组织想清理某个特定对象、又不愿意在此世界留下任何痕迹时,才会出动“环形使者”。
20、《一天》2017年,豆瓣7.1分
一部韩国电影。因事故而痛失女儿的父亲将这“一天”不断重复,只为能挽救女儿。一天之中有哪些秘密尚待揭开,寻踪觅迹的故事尽在电影中。
9. 60年代游艇
1.《明日边缘》
最受瞩目的时间循环电影是2014 年的《明日边缘》,由汤姆克鲁斯和艾米莉布朗特主演。讲述的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军官威廉·凯奇少校(汤姆·克鲁斯 饰)发现自己从他在与外星人的战斗中死去的那一天起就陷入了时间循环。他在濒死之际的瞬间,重新在出任务的前一天醒来,并且再度上战场,当然他也一次又一次地在任务中阵亡,一次又一次上战场。
2.《忌日快乐》
《忌日快乐》是一个恐怖和喜剧元素共存的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泰莉的女大学生(杰西卡·罗斯饰),她不断被一个戴着婴儿面具的神秘人谋杀,然后在同一天醒来再次被杀。泰莉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在她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战胜她的杀手。
3. 《源代码》
2011 最出名的一部时间循环电影是《源代码》,由才华横溢的杰克·吉伦哈尔主演。在这部动作片中,他的角色是一名驻扎在阿富汗的美国士兵,在前往芝加哥的通勤火车上醒来。他得知自己的任务是为了弄清楚如何在那天阻止炸弹爆炸。避免上百万人丧生,柯尔特不得不争分夺秒,在“源代码”中一次次地“穿越”收集线索,在这爆炸前最后的“8分钟”里寻找到元凶。
4. 《忽然七日》
萝伦奥立佛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莎曼珊金斯顿(柔伊德区 饰演)在2月12日晚上发生意外,她感觉自己将永无止尽地坠落,但一个声响打断沉默,她醒过来了,闹钟已经响了二十分钟。现在是早上六点五十分,2月12日。意外过后,莎曼珊发现自己不断回到这一天,而她每一个不同的决定和选择,竟然都有深远的影响。她逐渐明白,自己仿佛肩负着某个使命,必须完成某些事、改变某些人的生命,也许,她一次又一次回到这一天,为的并不是要救自己,而是另一个人……
5.《血冲》
《血冲》是黑色喜剧,又是恐怖片,讲述了三人在杳无人烟的深山小屋制毒,却发生激烈冲突,混乱中罗素遭箭命中要害身亡。保住小命的密尔顿暗自窃喜能接收正妹,殊不知一觉醒来后,罗素竟又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 《血冲》的特色是每个角色都独立处理时间循环。
6.《无尽》
2017 年的《无尽》是一部独立电影,因其以两兄弟为中心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而获得了92% 的新鲜烂番茄评分。影片聚焦两个不得志的兄弟,在二人得到一盘神秘录像带后,决定回到十年前逃离的“邪教组织”。一旦他们回来,他们就会被困在邪教的时间循环中,必须想办法回到现实。
7. 《游戏结束》
《游戏结束》是来自印度的Ashwin Saravanan执导的惊悚片,在2019年上映,恐怖程度达到了百分百。一名电玩设计师的住家附近发生了一连串的命案 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她必须面对自己的心魔,否则恐将成为另一个凶案的亡魂...
8.《恐怖游轮》
《恐怖游轮》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心理悬疑影片,由英国和澳大利亚合拍,十分烧脑。该片讲述单身母亲杰西和一群朋友乘坐游艇出海游玩遇到风暴,登上一艘经过的游轮后却发现这艘1930年失踪的神秘游轮里空无一人,随之而来的连环凶杀让杰西等人陷入轮回的恐怖之中。本部影片属于“细思恐极”的类型,随着剧情深入,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
9.《爱马的女孩》
《爱马的女孩》是杰夫·拜纳执导的一部剧情片,由爱丽森·布里、保罗·雷瑟、黛比·瑞恩等主演。女主莎拉特别钟情于工艺、马和超自然犯罪节目,她还时不时做清醒梦。当梦境变得越来越真实,莎拉开始分不清眼前到底是梦还是现实。
10.《土拨鼠之日》
《土拨鼠之日》是第一部时间循环电影,可以被称为时间循环电影的鼻祖。该片主要讲述了气象播报员菲尔,执行任务偶遇暴风雪后,停留在前一天却始终无法再前进一步,开始了他重复的人生的故事。该片于1993年2月12日在美国上映。不同于恐怖元素的时间循环片,《土拨鼠之日》向观众表现出了什么才是爱情最好的样子。